聖經點滴

聖言、言(The Word[LOGOS])
天主不只賜給人說話的能力,而且他自己也曾與世人說過話,並且把自己的意旨和自己的命令啟示與人,且把自己的宗旨和達致該宗旨的方法指示給人...... [更多]
若翰(John the Baptist)
若翰又稱洗者若翰,拉丁文稱「Ioannes」。從路加福音我們知道若翰的父親名叫匝加利亞,母親叫依撒伯爾,是在他們二人老年時,天主賜給他們的兒子。若翰按希伯來文即是「天主的恩賜」之意...... [更多]
將臨期 (甲年)(Advent, Year A)
「將臨期」的拉丁名稱 Adventus 有來到或駕臨之意。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稱為將臨期,是為準備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降生成人而設的...... [更多]
聖殿、殿宇(Temple)
按照梅瑟法律的規定,只有聖殿是惟一尋求上主、祭獻上主的地方,是以色列民惟一的宗教中心,也就是在耶路撒冷所建築的固定的聖殿。在這之前,以色列民原有自己可移動的會幕,聖殿建築的設計,也是大體模彷以前的會幕.. [更多]
代兄弟立嗣律(Levirate)
這是古以色列民中的一條法律,它的本質在於:如果某人結婚後,沒有生子便死去了,他的兄弟有責娶寡婦為妻,而所生的兒子則應歸於亡者的名下,並有權承受亡者的家業。這種習俗亦見於其他古東方民族之間... [更多]
匝凱(Zacchaeus)
「匝凱」按希伯來文,表示「純正」的意思。「匝凱」一字也許是匝加黎雅,或則加黎雅的略寫。但這說法似不確實,因為聖經上提出兩位名叫匝刻約或匝凱的人...... [更多]
寡婦(Widow)
寡婦指婚後丈夫去世之婦女。寡婦有一特別的服裝,但它的特徵是什麼,不得而知。總之,別人一見,即可識別她們是寡婦。按舊約上記載有明文規定:丈夫死後,如無兒子,而丈夫有兄弟者,則丈夫的兄弟有責娶他們的兄弟媳婦,代兄弟立嗣.. [更多]
撒瑪黎雅(Samaria)
撒瑪黎雅城原是一座海拔約四百公尺高,名叫芍默龍的山頭,在耶京之北約60公里處,距地中海約有30公里。北國以色列王敖默黎在這山頭上建築了自己的新京都。由於它的地位適中,交通便利,地勢險要,堪稱為理想的商業及軍事重地...... [更多]
天使「使者」(Angel/Messenger)
在一切古老的宗教中,都有天使的描述。聖經上多次以「使者」一詞提到他們,「使者」在希伯來文及希臘文上是指「天神」或「天使」,是神人之間的中間受造物,亦被稱為「天主的眾子」,或「天主的兒子」,聖者,勇者,強者,高超者...... [更多]
達瑪(Drachma)
達瑪(Drachma)是希臘制的銀錢,它的價值猶如世界一切的貨幣,因了環境的變遷,收成的好壞,及有無天災人禍的發生或商業的發達與否而不等。在黑落德及其他羅馬總督時代,它等於一個「德納」(羅馬制)... [更多]
十字架(Cross)
十字架的希伯來文原意是「樹木,樹樁」之意,希臘文則有「木樁」意,所指卻是一種刑具,即是將犯人以繩索或釘子置懸木樁之上,使之受刑至死...... [更多]
安息日(Sabbath)
安息日,拉丁文作「Sabbatum」,希臘文作「to Sabbaton」或複數(ta Sabbata)都導源於希伯來文「Sabbath」。而希伯來文「Sabbath」這一名詞,無疑與動詞「Sabath」,意即「停止」「止息」有關... [更多]
門(Door)
房舍、城池、地區用以貫通出入的口,俗稱為門。現在所談的祇就聖經上所載的門。由聖經所載,古埃及以及客納罕地的居民,所建的門,與我國古時完全相同,有門楣、門框、門限、門閂...... [更多]
靈魂(Soul)
人死後的「靈魂」所有的狀態,希伯來人沒有一個清楚確切的觀念。隨著啟示的進展,對於人死後的事,在晚出的經典內,才有了較清楚的說明,知道人死後,肉身化為灰土,「靈魂」卻依然存在,是不死不滅的... [更多]
來臨 [再來](Parousia)
「來臨」一詞在希臘文化上是有特殊意義的,它尤其指某神的光臨或某帝王的駕臨而言,並不是普通的來到或來臨。新約本著希臘文化的這個固有觀念,用以專指「上主的來臨」... [更多]
撒瑪黎雅人(Samaritans)
公元前721年北國以色列亡於亞述,亞述王撒爾貢將一批批的巴比倫人、雇特人等外族人民,遷來撒瑪黎雅以補充空缺。由於這些外族與大部分留下來的以色列人彼此通婚雜居,因而日後所生的以色列國後代,被猶太人以輕視的口吻稱為「撒瑪黎雅人」 [更多]
和平(Peace)
「和平」的觀念在聖經的原文上是非常廣泛的,其含義亦非常豐富、繁多及複雜,以致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可以相稱地將聖經上「和平」之意義,用一個字來概括地表達出來...... [更多]
使者「天使」(Messenger/Angel)
聖經中「使者」一詞,在希伯來文及希臘文上是指「天使」或「天神」,經上多次提到他們。在一切古老的宗教中,都有他們的存在,是神人之間的中間受造物,亦被稱為「天主的眾子」,或「天主的兒子」,聖者,勇者,強者,高超者...... [更多]
默西亞(Messiah)
默西亞(受傅者)是希伯來語 Mashiah一名的譯音,拉丁文譯音作默西亞(Messia)。此名是出於動詞 Mashah,意思是「塗抹」、「用油擦」、「以油抹身」等。思高譯本將此動詞譯作「傅」,被動式則譯作「受傅」...... [更多]
路加所載的無名罪婦──香液傅主(路7:36-50)
路加沒有記載耶穌受難前抹香液之事,而此處卻與其他三聖史所記者有相同之點。因此,自古以來,學者就討論其他三聖史所記載,耶穌受難前抹香液之事與路加聖史所記載香液傅主的事,是否相同...... [更多]
寡婦(Widow)
寡婦指婚後丈夫去世之婦女。寡婦有一特別的服裝,但它的特徵是什麼,不得而知。總之,別人一見,即可識別她們是寡婦。按舊約上記載有明文規定:丈夫死後,如無兒子,而丈夫有兄弟者,則丈夫的兄弟有責娶他們的兄弟媳婦,代兄弟立嗣.. [更多]
聖體聖事(Holy Eucharist)
四聖史清楚記述,耶穌最後一年,在臨死以前與宗徒舉行了逾越節宴,在此宴會中建立了聖體聖事。無疑地,耶穌在這次逾越節宴內,遵行了猶太人舉行這節宴的一切禮儀。這些禮儀歷代遵行,視為神聖不可侵犯...... [更多]
天主聖三(Mystery of Trinity)
天主聖三,或天主三位一體的奧理,是永生天主的啟示,是天主內在生活奧義的啟示。要詳解天主三位一體的奧蹟,不是人所能作的...... [更多]
五旬節(Pentecost)
「五旬節」即是在第五十天上所慶祝的節日。這第五十天是由踰越節薦大麥後算起,是以這安息日是指逾越節週期內適逢的安息日,依照這一算法,五旬節常是在薦大麥後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即現今的主日上舉行... [更多]
耶穌升天(Ascension of the Lord)
耶穌升天是聖經及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例。雖然舊約中曾載有哈諾客及厄里亞被提升天的事,耶穌是經過苦難、死亡、埋葬、復活後才升了天... [更多]
護慰者(Paraclete)
「護慰者」一詞,在全部聖經上只見於若望的作品中,四次見於福音,一次見於若望壹書上。雖然這一詞亦見於希臘文學作品中,但它的意義及用途,與聖若望的「護慰者」迥然不同。蓋若望所指僅限於天主聖神...... [更多]
人子(Son of Man)
耶穌自稱為「人子」,除了暗示他有默西亞的神性——他那屬於神體範圍的本性——以及他將要受的苦難,即為上主僕人外,還暗示他末世永存的光榮...... [更多]
羊(Sheep)
由於以色列民的祖先原屬遊牧民族,日後雖進住客納罕許地,因為大部份是山地和荒野,不適於耕種,是以以色列民仍未能完全擺脫遊牧生活...... [更多]
耶穌復活後的顯現(Apparition of the Risen Christ)
天主藉人以五官可以接觸的方式表露自己,謂之顯示、或顯現。一切關於耶穌顯現的記載,都在強調是耶穌身體的出現,而不是個人主觀的幻覺或錯覺...... [更多]
福音中耶穌復活記事的歷史性(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耶穌復活的事實,在基督的門徒中從起初就已完全確切地證實了,事實昭彰,用不著再爭辯。無如那些不信復㓉的人節外生枝,硬說耶穌復活和受光榮的道理,是基督的門徒為了擯除人對十字架的反應,逐漸捏造的...... [更多]
耶穌苦難史(Passion of the Lord)
耶穌的苦難為人是一個奧祕,且常是一種玄奧難明的事蹟,而且「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耶穌原是以色列民的默西亞,在世上到處施恩於人,為什麼終於為自己的人民所遺棄,被交與外邦人戲弄殘殺了呢?四聖史給我們記載的是人的昏愚理智,把耶穌置於死...... [更多]
伯達尼(Bethany)
伯達尼,意思是「窮人之家」或「阿納尼雅之家」。位於橄欖山東坡的一個小村,距耶路撒冷京城約十五「斯塔狄」(即2,800公尺),在拜占庭時代,人稱之為拉匝黎雍,以紀念本地人拉匝祿之復活...... [更多]
史羅亞(Siloam)
史羅亞,有「打發」或「派遣者」的意思,「史羅亞池」(Pool of Siloah)位於熙雍山南,介於提洛培雍(Tyropeon valley)和克德龍兩山谷之間,是耶京的一個蓄水池。這個水池的造成是引領基紅水泉的水,經過一條長半公里... [更多]
雅各伯泉(Jacob's Well)
雅各伯泉是耶穌同撒瑪黎雅婦人談話的地方。考古學家已相當準確地證明,它就是現在位於納布路斯之東二英里處的一個水井,在耶路撒冷京城之北約四十英里...... [更多]
耶穌顯聖容(Transfiguration of Christ)
耶穌顯聖容的記載,只見於對觀福音。伯多祿後書則稍提即過,記載不詳。若望福音關於耶穌生平的這件重大輝煌的事蹟,卻隻字未提,很容易使人直覺地感到奇怪...... [更多]
耶穌受試探(Christ's Temptation)
耶穌在約但河受過若翰的洗禮之後,避居曠野,祈禱守齋四十晝夜,於是魔鬼前來試探耶穌。自古以來的傳統認定耶穌受試探的地方,是在耶里哥西北的一座山上,名叫卡郎塔耳山(Qarantal)...... [更多]
西滿伯多祿(Peter Simon)
伯多祿一名,來自阿剌美文「刻法」(磐石)一詞的希臘文翻譯,是耶穌十二位宗徒中最傑出的、最重要的一位,是宗徒之長,教會的最高首領,具有最大的權威...... [更多]
厄里亞(Elijah)
厄里亞的意思是:「我的天主是雅威」,他是基肋阿得的提市貝人,亦是舊約中的一位偉大先知,是惟一神教的激烈護衛者...... [更多]
德敖斐羅(Theophilus)
德敖斐羅,意謂「天主的友人」。此人之名只見於路及宗二書的序言上。在路1章1節稱其為「尊長」、「鈞座」,在宗1章1節只簡單指出其名... [更多]
主受洗節(Baptism of Lord)
若翰給耶穌付洗的事是若翰活動的最高峰,也是他引為最榮幸的事。這個事蹟日後形成了宗徒宣講教理的首章,三對觀福音對此事都有詳細的記載... [更多]
白冷(Bethlehem)
「白冷」希伯來文音譯「Bethlehem」,這名字由 beth:意思是「家」和 lehem :意思是「麵包」兩個字所組成;即有「麵包之家」之意思... [更多]
耶路撒冷(Jerusalem)
耶路撒冷(耶京)為一舉世聞名的聖城,直至今天,不只為基督教、猶太教,而且也為回教人士稱為聖城,是以今日阿剌伯人直稱耶京為(El Quds),意即聖城...... [更多]
聖母訪親(The Visita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瑪利亞領受了天使加俾額爾(Gabriel)的報喜後,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隨即揭開了聖母往見若翰的母親的一幕... [更多]
聖母讚主曲(Magnificat)(路1:46-55)
瑪利亞為應和依撒伯爾祝賀的讚辭,賦了一首讚頌天主的詩歌,這首詩歌因為首句是(Magnificat)「頌揚」,即以此為名:我的靈魂頌揚上主...... [更多]
若翰(John the Baptist)
若翰又稱洗者若翰,拉丁文稱「Ioannes」。從路加福音我們知道若翰的父親名叫匝加利亞,母親叫依撒伯爾,是在他們二人老年時,天主賜給他們的兒子。若翰按希伯來文即是「天主的恩賜」之意...... [更多]
約但河(Jordan)
約但河,原意不詳:有謂來自「長年河流」,即謂河水湍流不息之意;或謂來自「丹」名,蓋丹是其主流發源之地,故有「丹河」之稱;更有人謂來自希伯來文的動詞「下降」...... [更多]
將臨期 (丙年)(Advent, Year C)
「將臨期」的拉丁名稱 Adventus 有來到或駕臨之意。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稱為將臨期,是為準備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降生成人而設的...... [更多]
真理(Truth)
「真理」在聖經上不是一個單純的抽象觀念,而是人與天主直接往來體驗得到的具體事實,是人與人之間真正聯繫的條件,是事物本身的確實特徵。「真理」在聖經上所包括的範圍是很廣泛的,它的意義也是多元化及複雜的果..... [更多]
無花果(Fig)
聖經常把無花果或無花果樹用來做比喻。耶肋米亞將被放逐的忠心猶大人比作一籃上好的無花果,是初熟的無花果,通常人們會趁其新鮮食用。被放逐的猶大人當中的不忠分子則被比作壞的無花果..... [更多]
山中聖訓(The Sermon on the Mount)
瑪5-7章記述的「山中聖訓」與路6:20-49極簡短的記述相同。所謂「山中聖訓」,是因為按瑪竇此篇聖訓是在加里肋亞一座山上宣講的...... [更多]
耶里哥(Jericho)
耶里哥城有「月神之城」的意思。耶里哥城在聖經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是若蘇厄過約但河後,所佔領的第一座重要的巴力斯坦城市(蘇6章)...... [更多]
外邦人、異民(Gentiles, Pagans)
按舊約全部道理,天主非但是以色列選民的天主,也是萬民的天主,因為萬民都是由他造生的。先知們的宣講很清楚的指出外邦人都受天主的照顧,由神諭中,我們看出天主不但管理一切外邦人,並且給每個民族委托一個使命...... [更多]
駱駝(Camel)
駱駝,按梅瑟法律雖然以牠為不潔的動物,但卻常出現於舊約中。駱駝有單峰與雙峰之別,且各有不同的名稱,盛產於非洲及亞洲中部及西南部,因為是十分克苦耐勞的動物...... [更多]
試探(Temptation)
試探這個名詞,固然同見於舊約和新約,但是它的意義範圍卻略有出入。它在舊約上的範圍比較窄狹,只有「試探」或「考驗」之意...... [更多]
地獄(Nether World)
在舊約中,人死後所居留的地方,稱之為陰間或陰府,在那裡無善人惡人之分,無賞罰之施。陰府(Hades)是死去的人所居的地方,是死亡的代名詞,它猶如地獄在地的下面...... [更多]
奇蹟(Miracle)
「奇蹟」、「異事」或「聖蹟」,及其他的類似名詞,通常是指一種超乎常情,令人費解,或者令人希望突然實現的事實而言。按照普通說法,這樣的事蹟超越一切自然的現象,是自然力所不能解釋的...... [更多]
厄里亞(Elijah)
厄里亞的意思是:「我的天主是雅威」,他是基肋阿得的提市貝人,亦是舊約中的一位偉大先知,是惟一神教的激烈護衛者...... [更多]
加里肋亞(Galilee)
加里肋亞是一地區名稱,原文有「轉滾」之意,由此而演變成「圓環」或「地區」之意。加里肋亞的重要性得自新約時代,耶穌的生平事蹟...... [更多]
經師(Scribe)
經師是充軍期間,敬畏上主和精通法律的人:他們是充軍的猶太人的精神領袖,給他們翻譯和解釋梅瑟法律,很受當時的猶太人的尊敬...... [更多]
宗徒、門徒(Apostle, Disciple)
「宗徒」二字,在聖經之外,及在基督教會創立之前,是很少見的。即便有,也與我們所說的意思——宗徒、使徒、受遣者——不同。因此,它是新約中及教會內的術語,是耶穌自己特選的十二人的共同名稱...... [更多]
人子(Son of Man)
「人子」這稱呼,在舊約內通常指「人」;在厄則克耳先知書中,這稱呼還帶有一種卑微懦弱之意,即在天主威嚴前,人只是一個軟弱無能的可憐人...... [更多]
瑪納(Manna)
「瑪納」是由天上降下來的一種神秘食糧,形似胡荽種子,色澤如珍珠,可以磨成麵,作成餅,滋味甘甜。它養活了在曠野中的以民,直至他們進入許地,吃食其地的出產為止...... [更多]
逾越節(passover)
逾越節又稱為巴斯卦羔羊(Paschal Lamb),是以色列民按法律遵守的三個節日之一,它的來源及訂立一定早過出谷紀上的記述,蓋它本來的目的是為向上主祭獻初生...... [更多]
荒野 [曠野](Wilderness)[Desert]
在巴力斯坦所謂的荒野或曠野,其意義可分別為:舊約中的荒野或曠野和新約中的荒野或曠野。巴力斯坦的荒野,並不是我們平常所想像的荒沙赤地...... [更多]
宣講(Preaching)
「宣講」,在舊約和新約中,不論我們注意到此字作動詞用,指「宣講」,或作名詞用,指「宣言」,即所宣講的事物,或作名詞用,指「宣道者」或「宣講者」,三者都是相當主要的字眼...... [更多]
安息日(Sabbath)
安息日,拉丁文作「Sabbatum」,希臘文作「to Sabbaton」或複數(ta Sabbata)都導源於希伯來文「Sabbath」。而希伯來文「Sabbath」這一名詞,無疑與動詞「Sabath」,意即「停止」「止息」有關... [更多]
會堂(Synagogue)
「會堂」這個希臘名詞的意思是「集會」或「聚會」之謂,但漸漸變成了一個聖經上的術語,專指一切宗教性的敬禮、誦經,聽訓、祈禱等的集合,進而指由多數人集合起來的團體,比如以色列民族被稱為「以色列會眾——會堂」... [更多]
比喻 (Parable)
「比喻」一詞來自希伯來文的「瑪沙耳mashal」。它的意義是「肖像」或「表象」。福音裏耶穌講比喻是向人挑戰,要人積極回應他的話,好能邁向天國的道路... [更多]
聖體聖事(Holy Eucharist)
四聖史清楚記述,耶穌最後一年,在臨死以前與宗徒舉行了逾越節宴,在此宴會中建立了聖體聖事。無疑地,耶穌在這次逾越節宴內,遵行了猶太人舉行這節宴的一切禮儀。這些禮儀歷代遵行,視為神聖不可侵犯...... [更多]
聖神(Holy Spirit)
「聖神」這名詞在舊約裡雖不多見,但等量的名詞,如天主,或上主的神,或「我的(天主自稱)神」,卻屢見不鮮。「聖神」一詞記載於詠51:13:「求你……不要從我身上將你的聖神收回」...... [更多]
說新語言(語言神恩 Gifts of Tongues)
語言神恩有兩種。一種是廣義,一種是狹義,二者皆是天主聖神的神恩:廣義的語言神恩,是天主聖神使人講一種以前不會講的「外方話」,或「新語言」。這一恩寵的主要對象在於講話的本人...... [更多]
揀選(Election)
在舊約中,聖經在敘述了「太古史」之後(創1-11章),開始了新的記述:天主召選了亞巴郎為使他成為一個民族—以色列—的始祖,並使萬民因著他而得福。亞巴郎有二子—依市瑪耳及依撒格—天主揀選了依撒格...... [更多]
葡萄樹(Vine)
葡萄樹是沿地中海各地極普通的植物。按創9:20的記載,遠在聖祖時代以前,人已就會種植葡萄樹,榨釀葡萄酒。聖祖在祝福他的子孫時,也祝他們享有「五穀美酒的豐裕」...... [更多]
羊(Sheep)
由於以色列民的祖先原屬遊牧民族,日後雖進住客納罕許地,因為大部份是山地和荒野,不適於耕種,是以以色列民仍未能完全擺脫遊牧生活...... [更多]
厄瑪烏(Emmaus)
聖史路加記載,在耶穌復活的當天發現給兩位去厄瑪烏村的門徒;聖經上所說厄瑪烏村確是什麼地方?主要有兩說:即現今之阿木瓦斯(Amwas)及古俾貝(el-Qubeibeh)...... [更多]
顯現(Apparition)
天主藉人以五官可以接觸的方式表露自己,謂之顯示、或顯現。在人接受這種顯現的一方面來說謂之異像,因為它是超乎自然律的一種作為,有時是天主自己顯現...... [更多]
福音中耶穌復活記事的歷史性(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耶穌復活的事實,在基督的門徒中從起初就已完全確切地證實了,事實昭彰,用不著再爭辯。無如那些不信復㓉的人節外生枝,硬說耶穌復活和受光榮的道理,是基督的門徒為了擯除人對十字架的反應,逐漸捏造的...... [更多]
耶穌苦難史(Passion of the Lord)
耶穌的苦難為人是一個奧祕,且常是一種玄奧難明的事蹟,而且「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耶穌原是以色列民的默西亞,在世上到處施恩於人,為什麼終於為自己的人民所遺棄,被交與外邦人戲弄殘殺了呢?四聖史給我們記載的是人的昏愚理智,把耶穌置於死...... [更多]
史羅亞池(Pool of Siloah/Siloam)
史羅亞,有「打發」或「派遣者」的意思,「史羅亞池」位於熙雍山南,介於提洛培雍(Tyropeon valley)和克德龍兩山谷之間,是耶京的一個蓄水池。這個水池的造成是引領基紅水泉的水,經過一條長半公里的地下隧道注入而成...... [更多]
雅各伯泉(Jacob's Well)
雅各伯泉是耶穌同撒瑪黎雅婦人談話的地方。考古學家已相當準確地證明,它就是現在位於納布路斯之東二英里處的一個水井,在耶路撒冷京城之北約四十英里...... [更多]
顯聖容(Transfiguration)
耶穌顯聖容的記載,只見於對觀福音。伯多祿後書則稍提即過,記載不詳。若望福音關於耶穌生平的這件重大輝煌的事蹟,卻隻字未提,很容易使人直覺地感到奇怪...... [更多]
癩病、痳瘋病(Leprosy)
癩病又稱痳瘋病是由痳瘋稈菌所造成的傳染病,它使皮膚腐爛,神經麻木,而失去知覺。這種病症的來源,大都是由於氣候之不良,及衛生的缺乏所致。在古代的東方有很多人患有這種皮膚病症,而古人將這一切的病症通稱之為「癩病」...... [更多]
葛法翁(Capernaum)
葛法翁城意謂「納鴻之村」。是加里肋亞省的一座城,位於加里肋亞湖邊,斐理伯及黑落德安提帕二分封候區的邊界上,而且是商業交通重鎮,因此在該城設有稅關,並駐有羅馬軍隊,為監視稅務,由百夫長主管。耶穌傳教時的那位百夫長,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曾為猶太人在此城修建了一座會堂...... [更多]
納匝肋(Nazareth)
納匝肋(城)意謂「花開爭艷」,這很可能是由於它周圍的山坡田地,滿佈美麗的野花而得名,現今它的阿剌伯名亦證實此說。它雖然被稱為城市,但實際上只是加里肋亞省的一個小村,平平無聞,舊約上從未道及過它的名字...... [更多]
天主的羔羊(Lamb of God)
若翰指證耶穌為「天主的羔羊」,一方面是暗示耶穌為真正的踰越節羔羊;另一方面暗示耶穌即是依撒意亞先知所記的那如羔羊般的「上主的僕人」...... [更多]
主受洗節(Baptism of Lord)
若翰給耶穌付洗的事是若翰活動的最高峰,也是他引為最榮幸的事。這個事蹟日後形成了宗徒宣講教理的首章,三對觀福音對此事都有詳細的記載...... [更多]
賢士(Astrologers)
「賢士來朝」的記載,只見於瑪2:1-12。關於聖經的這一段記述,仍有不少未能解決的問題。「賢士」一詞是來自波斯文,他們一方面專務宗教的傳授,另一方面研究天文星象學,故亦稱為術士...... [更多]
法律(Law)
聖經上每一提到法律這個名詞,主要的是指五書上的「梅瑟法律」而言。除此「法律」名詞之外,我們還可以見到不少的法律代名詞,這些名詞散佈在全部聖經中...... [更多]
厄瑪奴耳(Emmanuel)
「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依撒意亞先知在天主的默感之下,向阿哈次王說:「因此,吾主要親自給你一個『徵兆』:看,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厄瑪奴耳』」(依7:14)...... [更多]
洗者若翰(John the Baptist)
若翰又稱洗者若翰,拉丁文稱「Ioannes」。從路加福音我們知道若翰的父親名叫匝加利亞,母親叫依撒伯爾,是在他們二人老年時,天主賜給他們的兒子。若翰按希伯來文即是「天主的恩賜」之意...... [更多]
將臨期 (乙年)(Advent, Year B)
「將臨期」的拉丁名稱 Adventus 有來到或駕臨之意。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稱為將臨期,是為準備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降生成人而設的...... [更多]
人子(Son of Man)
「人子」這稱呼,在舊約內通常指「人」;在厄則克耳先知書中,這稱呼還帶有一種卑微懦弱之意,意謂,在天主威嚴前,人只是一個軟弱無能的可憐人...... [更多]
聖殿、殿宇(Temple)
按照梅瑟法律的規定,只有聖殿是惟一尋求上主、祭獻上主的地方,是以色列民惟一的宗教中心(申12:5-18),也就是在耶路撒冷所建築的固定的聖殿。在這之前,以民原有自己可移動的會幕,聖殿建築的設計,也是大體模彷以前的會幕.. [更多]
牧人(Shepherd)
根據聖經所載,在上古時代,人已以畜牧為業。以色列民的聖祖都是牧人,即無一固定處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雅各伯及其家人來到埃及時,就自稱為「牧羊的」...... [更多]
稅(Tax)
現在所討論的是國王及其政府由民間所徵收的捐稅,關於聖殿的稅收不在討論範圍。學者大都承認捐稅是隨著以色列民君主政體的建立才有的...... [更多]
婚宴的比喻(Parable of the Wedding Feast)
瑪竇福音中婚宴的比喻不見於馬爾谷;路加14:15-24所有的與瑪竇22:1-14也不完全相同。路加與瑪竇是否為一個比喻,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比喻...... [更多]
搾酒池(Winepress)
聖地的搾酒池多是建築在葡萄園中,按照葡萄收獲的多少,而建成或大或小的搾酒池,將收穫的熟葡萄就地置於池中,由工人來赤足踐踏,使其汁水順著池中...... [更多]
葡萄園(Vineyard)
巴力斯坦無疑是一盛產葡萄的地方,是以較為富有的,甚或小康之家,都種有自己的葡萄園。一個典型的葡萄園見於依5章1-7節,所詠唱的葡萄園歌...... [更多]
德納(Denarius)
「德納」是一種羅馬制的錢幣,以銀子作成,故此思高譯本斟酌情形,有時直譯為「銀錢」,有時音譯為「德納」。在這種錢幣上,刻有皇帝的肖像及年號... [更多]
稅吏(Taxgatherer)
在聖地徵收入口稅的事實,本已見於舊約時代的末期;但在羅馬人佔領聖地之後,才形成了有組織的機構,專為羅馬人服務,征收賦稅,歸入帝國國庫,而這批服務的稅吏則有權從中提取一小部份留歸自用...... [更多]
耶路撒冷(Jerusalem)
耶路撒冷(耶京)為一舉世聞名的聖城,直至今天,不只為基督教、猶太教,而且也為回教人士稱為聖城,是以今日阿剌伯人直稱耶京為(El Quds),意即聖城...... [更多]
客納罕(Canaan)
客納罕一地大概說來是處於敘利亞及埃及中間的一帶地區,遠在公元前兩千年以前的埃及文件,及其他楔形文件上已被提及,但它的來源及意義,卻不甚詳確...... [更多]
伯多祿(Peter Simon)
伯多祿一名,來自阿剌美文「刻法」(磐石)一詞的希臘文翻譯,是耶穌十二位宗徒中最傑出的、最重要的一位,是宗徒之長,教會的最高首領,具有最大的權威...... [更多]
酵母(Leaven)
聖經上所謂的酵母,是指一塊業已發酵又未經煮過的麵團而言,將之混於其他無發酵母的麵團中,經過相當時期,就會將全部麵發酵起來...... [更多]
軛(Yoke)
軛是以木材製造的一種器具,用來為束縛牛或馬,以從事耕種或拉車,平常是將一對牛或一對馬以軛連結在一齊,使其出力為人服務,故此在希伯來文上,「軛」以用「一雙」或「一對」來代替...... [更多]
磐石「石頭」(Rock/Stone)
在加瑪里耳(Gamaliel)辣彼傳統有關一些環繞磐石的傳說:雅威取了石頭的形狀,陪伴以民在曠野中流浪。由於梅瑟的姊姊米黎盎的功績,天主把她拿著的那塊石,作為禮物賜給以色列民。每人拿著棍杖,而且一接觸石塊,就會湧出水來...... [更多]
顯示(Epiphany)
「顯示」這意念是聖經上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全部聖經不外是一部天主以各種方式不斷向人顯示的歷史,以證他是唯一的天主,救主及審判者;而這一切顯示的最高峰,就是基督的誕生及他光榮的再來...... [更多]
平安(Shalom)
「平安」一詞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猶太人慣以「Shalom平安」彼此問候。「平安」的觀念在聖經的原文上是非常廣泛的,其含義亦非常豐富、繁多及複雜,以致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可以相稱地將聖經上的「Shalom平安」之意義,用一個字來概括地表達出來...... [更多]
護慰者(Paraclete)
「護慰者」一詞,在全部聖經上只見於若望的作品中,四次見於福音,一次見於若望壹書上。雖然這一詞亦見於希臘文學作品中,但它的意義及用途,與聖若望的「護慰者」迥然不同。蓋若望所指僅限於天主聖神...... [更多]
再來 [來臨](Parousia)
「再來」一詞在希臘文化上是有特殊意義的,它尤其指某神的光臨或某帝王的駕臨而言,並不是普通的來到或來臨。新約本著希臘文化的這個固有觀念,用以專指「上主的來臨」... [更多]
羊棧(Sheepfold)
羊棧(Sheepfold)亦稱為羊欄或羊圈。一望而知,是為羊居住的地方。古時以及今日,在巴力斯坦以及中東各地,可說到處可以見到羊棧。羊棧通常是以石塊壘成一不太高的牆...... [更多]
厄瑪烏(Emmaus)
聖史路加記載,在耶穌復活的當天發現給兩位去厄瑪烏村的門徒;聖經上所說厄瑪烏村確是什麼地方?主要有兩說:即現今之阿木瓦斯(Amwas)及古俾貝(el-Qubeibeh)...... [更多]
耶穌基督的墳墓、墳墓(Sepulchre of Christ, Sepulchre)
古墓的出土,在考古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它給我們指出了不少古代民族的文明、藝術、風俗、習慣,對於聖經的研究,也給了我們不少的貢獻及幫助,使我們更能清楚明瞭聖經上許多關於埋葬死人的記載...... [更多]
賀三納(Hosanna)
「賀三納」,是阿剌美文的音譯,意謂「請你施救」,「請你開恩」,後來竟變為歡呼祝賀時的口語,如我們向人歡呼時所說的「萬歲」。這句舊約期內的祈禱詞──聖詠118:25,在新約期內卻成了歡呼稱慶的感歎詞...... [更多]
伯達尼(Bethany)
伯達尼(Bethany)意思是「窮人之家」,或「阿納尼雅之家」。位於橄欖山東坡的一個小村,距耶路撒冷京城約十五「斯塔狄」(即2,800公尺),在拜占庭時代,人稱之為拉匝黎雍,以紀念本地人拉匝祿之復活...... [更多]
史羅亞池(Pool of Siloah/Siloam)
史羅亞,有「打發」或「派遣者」的意思,「史羅亞池」位於熙雍山南,介於提洛培雍(Tyropeon valley)和克德龍兩山谷之間,是耶京的一個蓄水池。這個水池的造成是引領基紅水泉的水...... [更多]
顯聖容(Transfiguration)
耶穌顯聖容的記載,只見於對觀福音。伯多祿後書則稍提即過,記載不詳。若望福音關於耶穌生平的這件重大輝煌的事蹟,卻隻字未提,很容易使人直覺地感到奇怪...... [更多]
曠野(Wilderness)
在巴力斯坦所謂的曠野,其意義可分別為:舊約中的曠野和新約中的曠野。巴力斯坦的曠野,並不是我們平常所想像的荒沙赤地...... [更多]
灰(Ashes)
聖經上,「灰」可以說是消極一方面的代表,它的象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坐在灰中,或頭上撒灰等於哀慟、痛苦及補贖的象徵...... [更多]
百合花(Lily)
花(Flower)聖經上正式所提到的花名實在少而又少,可以證實的有番紅花,鳳仙花,葡萄花,石榴花及亞郎棍杖上的杏花。其他一切慣見於聖經中的花名,如「田間的百合花」(Lily)...... [更多]
祭壇(Altar)
依據希伯來、希臘、拉丁、中文等語的原本意義,「祭壇」是一座用以獻祭的高台。雖然這樣,祭壇這名詞有時也用作指示舉行各宗教任何禮儀的處所...... [更多]
鹽(Salt)
巴力斯坦在全世界最特殊的一點,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是它的大鹽湖,在聖經上名之謂「鹽海」,因為它的水分竟含有四分之一強的鹽,因而全無生物,故通常稱之謂「死海」...... [更多]
聖殿、殿宇(Temple)
按照梅瑟法律的規定,只有聖殿是惟一尋求上主、祭獻上主的地方,是以色列民惟一的宗教中心(申12:5-18),也就是在耶路撒冷所建築的固定的聖殿。在這之前,以民原有自己可移動的會幕,聖殿建築的設計,也是大體模彷以前的會幕.. [更多]
漁夫(Fisherman)
雖然整個巴力斯坦的西部以地中海為界,但因海岸直長,缺少海灣,故此不易捕魚,魚產亦少,以色列民出海捕魚的事好似向來未有過...... [更多]
洗禮(Baptism)
洗禮(Baptism)一詞,來自希臘文的動詞,原意是「浸入水中」,後來竟成了教會的術語,指示聖洗聖事...... [更多]
白冷(Bethlehem)
「白冷」希伯來文音譯「Bethlehem」,這名字由 beth:意思是「家」和 lehem :意思是「麵包」兩個字所組成;即有「麵包之家」之意思... [更多]
天使「使者」(Angel/Messenger)
「天使」或「天神」在希伯來文及希臘文上,都有「使者」之意。在聖經上多次提到他們,在一切古老的宗教中,都有他們的存在,是神人之間的中間受造物,亦被稱為「天主的眾子」,或「天主的兒子」,聖者,勇者,強者,高超者...... [更多]
石頭「磐石」(Stone/Rock)
希伯來文「石頭」(eben)與希伯來文「兒子」(ben)兩個字是雙關語。這可解說,石頭能夠象徵一個活生生的人。洗者若翰回想起這象徵,說:「天主能從這些石頭給亞巴郎興起子孫來。」...... [更多]
來臨 [再來](Parousia)
「來臨」一詞在希臘文化上是有特殊意義的,它尤其指某神的光臨或某帝王的駕臨而言,並不是普通的來到或來臨。新約本著希臘文化的這個固有觀念,用以專指「上主的來臨」... [更多]
樂園(Paradise)
舊約經書關於「樂園」通常所用之字,差不多都指示田園的意義:Carmel(田園),gan(花園或田園),Pardes(樂園)。「樂園」一詞,原出波斯語Pairi-daeza,希伯來文音譯作Pardes,希臘文亦音譯,作 paradeisos 意即林苑、花園等... [更多]
代兄弟立嗣律(Levirate)
這是古以民中的一條法律,它的本質在於:如果某人結婚後,沒有生子便死去了,他的兄弟有責娶寡婦為妻,而所生的兒子則應歸於亡者的名下,並有權承受亡者的家業。其實,這種習俗不只在以民中有,亦見於其他古東方民族之間... [更多]
耶里哥(Jericho)
耶里哥城,原文可能有「月神之城」的意思。耶里哥城在聖經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是若蘇厄過約但河後,所佔領的第一座重要的巴力斯坦城市(蘇6章)...... [更多]
寡婦(Widow)
寡婦指婚後丈夫去世之婦女。寡婦有一特別的服裝,但它的特徵是什麼,不得而知。總之,別人一見,即可識別她們是寡婦。按舊約上記載有明文規定:丈夫死後,如無兒子,而丈夫有兄弟者,則丈夫的兄弟有責娶他們的兄弟媳婦,代兄弟立嗣.. [更多]
撒瑪黎雅人(Samaritans)
撒瑪黎雅人廣義地說是指撒瑪黎雅城的居民,但是嚴格地說來,卻是指那些於公元前721年之後,雜居於撒瑪黎雅混合民族。當年北國以色列亡於亞述,亞述王撒爾貢將一批批的巴比倫人、雇特人等外族人民,遷來撒瑪黎雅以補充空缺。由於這些外族與大部分留下來的以色列人彼此通婚雜居,因而日後所生的以色列國後代,被猶太人以輕視的口吻稱為「撒瑪黎雅人」 [更多]
芥子 (Mustard seed)
聖經所說的芥菜,乃是「芥子菜」(mustard)。由北非、中東、波斯,一直到印度北部的貧瘠乾旱之地上,長有一種生命力堅強的植物...... [更多]
火(Fire)
火的能力是溫暖、光照、潔淨及破壞,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東西,故此在很古的時代,已為人類所利用,以色列民自不例外...... [更多]
帳幕、帳棚、會幕(Tabernacle)
帳棚、帳幕、會幕,三名詞散見於舊約及新約各書內,我們首先就這三名詞之意義及其異同予以分析,之後再就其含意加以陳述...... [更多]
燈(Lamp)
聖經上的燈,皆指油燈而言,即將油注入瓢形的陶器或金屬器皿中,再放以燈心而成。這與中國民間所用的油燈十分近似...... [更多]
十字架(Cross)
十字架的希伯來文原意是「樹木,樹樁」之意,希臘文則有「木樁」意,所指卻是一種刑具,即是將犯人以繩索或釘子置懸木樁之上,使之受刑至死...... [更多]
門(Door)
房舍、城池、地區用以貫通出入的口,俗稱為門。現在所談的祇就聖經上所載的門。 [更多]
平安(Shalom)
「平安」一詞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猶太人慣以「Shalom平安」彼此問候。「平安」的觀念在聖經的原文上是非常廣泛的,其含義亦非常豐富、繁多及複雜,以致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可以相稱地將聖經上的「Shalom平安」之意義,用一個字來概括地表達出來...... [更多]
施捨(Almsgiving)
在舊約中沒有一個指示「施捨」的術語,而只是用些近似的觀念,來表示及描述施捨的善行,比如慈祥、慈惠、憐憫、正義等等...... [更多]
判官(Judge)
判官今日也多稱法官。希伯來文本沒有名詞,只是引用動詞「審判」的一種動態而充當名詞,按審判一詞也即平理之意...... [更多]
餅 [供餅](Bread)[Bread of the Presence]
餅或麵飽幾乎是一切古東方民族基本食品。以民普通皆以價值較低的大麥餅作餅,小麥餅則似乎是上等人家的食品...... [更多]
牛(Ox)
以色列民在進入聖地之前是半遊牧民族,進入聖地之後,開始度定居及務農的生活。以民的家畜中,主要者是牛、驢、駱駝、馬、山羊等...... [更多]
銀子、銀錢(Silver)
在聖經地區,銀子很早已成了商業的交易品。亞巴郎替撒辣以四百「協刻耳」銀子買了一塊地...... [更多]
羔羊(Ram)
聖經上提及羔羊的次數非常之多。所謂羔羊是指不超過一年的小羊而言,其肉可食...... [更多]
聖經中的鳥類(Birds)
聖經記載天主在第五天造了空中的飛鳥(創1:20-21),是為有生動物之始。而聖地的飛鳥自古至今非常之多...... [更多]
「石」的象徵(The Signification of a Rock)
耶路撒冷的初期基督徒指出猶太傳統在加爾瓦略的石上實現:在那裡,新的亞當贖回了第一個亞當......新的依撒格被捆綁;在那裡,新的大司祭奉獻最後的犧牲......加爾瓦略的石是最後的祭台,聖神的祝福由此而來...... [更多]
路加所載的無名罪婦──香液傅主(路7:36-50)
路加聖史所記載香液傅主的事,與其他三聖史所記載的事是否相同...... [更多]
聖母讚主曲(Magnificat)(路1:46-55)
瑪利亞為應和依撒伯爾祝賀的讚辭,賦了一首讚頌天主的詩歌:我的靈魂頌揚上主...... [更多]
聖神的效果(Fruit of the Spirit)
聖神的效果共有九種:就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迦5:22-23) [更多]
橄欖山(Mount of Olives)
橄欖山位於耶路撒冷東面,昔日的山頭上遍佈橄欖樹,遠較現在為多,因而得名...... [更多]
架上七言
摯愛者的臨終留言,意義尤深,至為珍貴,這些說話在我們心中燃燒,化成我們內心的聲音,是逝者一生的總結...... [更多]
苦路
教友熟悉的「拜苦路」或稱為「苦路默想」善工。苦路禮儀中的「苦路十四處」...... [更多]
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若2:1-11,12)
2及15章:好酒與真葡萄樹:在耶穌開始傳教生活時,在加納故事中酒的意象,他在此揭示自己是好酒...... [更多]
主受洗節(路3:15-17,21-22)
背景:在福音的兩部份都提及聖神。在前半部,若翰聲稱要來的那一位「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16節)...... [更多]
主顯節
主顯節(Epiphany)一詞解作顯示或展現,而主顯節紀念耶穌首次向外邦人展示。...... [更多]
將臨期
「將臨期」的拉丁名稱 Adventus 有來到或駕臨之意...... [更多]
天主是聖經的作者
「在聖經各書卷中所包含和陳述的天主啟示的真理...... [更多]
加納婚宴
美酒是婚宴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更多]
天主聖三主日
我們在談論天主聖三的道理與「三位一體」的概念上,這在聖經中只略有暗示,但沒有明文寫下來,這是我們在聖經中所體驗的。 [更多]
復活主日
復活主日的彌撒不屬於逾越禮的某部份,但應在復活慶典夜間禮儀的高峰時進行,它屬於未來五十天中一系列彌撒的第一台,從中我們可以反省主耶穌復活後的顯現,以及藉着祂所賜給我們的救恩,每年的讀經都相同。 [更多]
復活慶典的夜間禮儀
這是教會整個禮儀年中最重要的禮儀,禮儀分為四部份:(1)燭光禮和逾越頌;(2)聖道禮;(3)入門聖事;(4)感恩祭。 [更多]
五旬節
五旬節是猶太人為慶祝殼物的收成,這收成在逾越節已開始了,猶太人把五殼收集起來。後來,猶太教將五旬節改變成為救恩史的慶節,慶祝天主在西乃山上頒布了十誡...... [更多]
耶穌升天
耶穌準備升天之前,先向門徒們作出「重要的派遣」:去使萬民成為門徒,並見證祂所教訓的一切。 對於這項使命,你做到了嗎? [更多]
保祿的故事
保祿死後的數十年,有關他一生傳奇的事蹟仍不斷地流傳。 [更多]
保祿之死
路加的《宗徒大事祿》並沒有講及保祿在羅馬殉道之事。 [更多]
保祿與獅子
在偽經《保祿大事錄》的附錄中,記載了以下一則不可思議的傳說 [更多]
保祿是否已婚?
保祿是否已婚?我們只能作些推測。 [更多]
保祿的影響力
除了耶穌基督外,相信保祿就是基督宗教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了。 [更多]
保祿與德克拉
保祿與貞女德克拉的事蹟記載在偽經《保祿大事錄》內。 [更多]
《保祿大事錄》
保祿對初期教會那強而有力的影響可從《保祿大事錄》一書中得以證實。 [更多]
聖保祿的傳教方式
雖然路加筆下對保祿的敍述,與保祿書信中的細節有不同之處,我們仍可在這兩個原 始資料中分辯出一些共通點來。 [更多]
聖保祿在雅典
保祿在公元51年抵達雅典,雖然雅典的光輝歲月已過,畢竟還是一個文化和智慧之都。 [更多]
聖保祿與《得撒洛尼前書》
《得撒洛尼前書》是保祿最初期撰寫的書信,約於公元51年成書。 [更多]
保祿與《希伯來書》
數個世紀以來,基督徒認為保祿就是《希伯來書》的作者,時至今日大概沒有聖經學者會接受那個假設。 [更多]
聖保祿論婚姻及獨身生活
保祿在《格林多前書》第七章講論婚姻及獨身生活,他以回應問題的方式去講解這些題目。 [更多]
傳教士保祿
保祿在傳揚新道的主要貢獻是他能同樣地為猶太人和外邦人詮釋耶穌的重要性,及把道理落實到人的生活上。 [更多]
保祿和迦拉達人
保祿在厄弗所時得知有些安提約基雅的猶太裔基督徒探訪他所創立的迦拉達團體時,告訴他們必須接受割損對此他感到十分震驚。 [更多]
保祿與法律的遵守
保祿深信救恩來自耶穌基督,而不是因為遵守法律。 [更多]
保祿和他的皈依
路加指控保祿「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兇殺之氣」(宗9:1),進行迫害。 [更多]
保祿與婦女(二)
保祿與婦女相處得很好。他對基督「新道」的理解是婦女應受到尊敬、妻子應受丈夫的愛護、女性也不可被拒擔任職務。 [更多]
保祿與婦女(一)
有人覺得保祿是個性別歧視者 [更多]
保祿成為基督徒
很多聖經學者討論保祿在往大馬士革路上所經歷的事時會避而不用「皈依」一詞,他們寧願稱之為「召叫」。 [更多]
聖保祿致費肋孟書
費肋孟書是保祿寫給他的合作者和朋友費肋孟,求他收回奴隸敖乃息摩並善待他。 [更多]
聖保祿致羅馬人書(二)
保祿寫信給羅馬人的原因之一是要宣佈他會在往西班牙途中探望他們(羅15:24) [更多]
聖保祿致羅馬人書(一)
保祿的書信中,致羅馬人書是最受注目的。 [更多]
聖保祿與苦難
保祿有一種可以使人情緒不安甚至煽動暴亂的本領。 [更多]
宗徒大事錄和書信中的保祿
描述保祿一生的兩個主要來源是宗徒大事錄和他的書信,宗徒大事錄的作者不是歷史學家或傳記作者,而是個神學家。 [更多]
聖保祿的矛盾
每個認真研究保祿的學生很快會發現,宗徒大事錄所載關於保祿的事件與保祿書信所載者有不少不同之處 [更多]
聖保祿與愛
格前13章可算是聖保祿書信中最常被人引用的章節。 [更多]
聖保祿與法律
時至今天,保祿仍因他對「法律」的詮釋而受信徒和非信徒們所批評。 [更多]
聖保祿與哥羅森
保祿以厄弗所作為基地,向周圍的地域展開傳教工作。 [更多]
聖保祿的第三次出外傳教
保祿第三次出外傳教(公元52-57年)所經之處與第二次的有很多相同,但他在厄弗所逗留約三年之久。 [更多]
聖保祿在格林多
保祿第二次出外傳教時在格林多遇到並住在阿桂拉和他的妻子普黎史拉那裏。 [更多]
聖保祿在斐理伯和雅典
保祿第二次出外傳教旅程(公元49-52年)是經過小亞細亞來到馬其頓和希臘,同行者有息拉和弟茂德和及後加入的路加。 [更多]
聖保祿在塞浦路斯
在塞浦路斯島時,保祿在帕佛市遇見一名術士,取了罕有的名字巴爾耶穌。 [更多]
聖保祿與他的傳教旅程
繼保祿戲劇性的皈依轉化,我們對他隨後數載的生活是不甚了了,倒可能過的是疲於奔命的生活。 [更多]
保祿作為父和母
保祿經常訴諸於人,他對教會的大愛,以示為其宣講福音的標記。 [更多]
聖保祿和他的宗徒職
保祿經常要為自己的宗徒職和教誨申辯,更面對其他信友對他的質疑和憤恨。 [更多]
聖保祿與古老讚美詩
學者認為,保祿納入了初期基督徒的讚美詩或詩歌在他的書信裏。 [更多]
保祿與在他身體上的一根剌
保祿承認他曾要求上主免去他一些無法言傳的磨難,他得到的答覆卻是不可以,保祿在書信中陳述了他的苦惱,形容是「身體上的一根剌」。 [更多]
保祿與耶穌
保祿書信的成書時間比福音書還要早,聖經的註釋學者察覺到保祿甚少提及耶穌生平的事蹟。 [更多]
保祿宗徒
保祿不是耶穌召選的十二宗徒,他卻以宗徒自居,且不認同他的任命是有欠依據;因為他曾遇見復活後的主耶穌,也曾聽見耶穌向他講論福音。 [更多]
保祿與宗徒會議
在耶路撒冷宗徒會議,宗徒和長老們同意外邦信徒不需要接受割損,也可歸依成為基督徒。 [更多]
保祿與《羅馬書》
保祿在他的晚年才致書給羅馬城的信友,他多年來不斷鑽研基督和福音的道理。 [更多]
保祿與他的書信
保祿書信是新約中最早成書的經典,學者們對書信的綱要持不同的觀點,但普遍認同這些書信並非全部出自保祿的手筆。 [更多]
保祿在馬爾他
路加在《宗徒大事錄》中記述保祿在被押往羅馬的航程中,從海難中死裡逃生,發現自己漂流到馬爾他島上 (宗28:3) ,受到當地人友善的款待。 [更多]
保祿宗徒的傳教旅程
隨著保祿的「皈化」,即保祿前行臨近大馬士革時被主召喚,他的名聲遂傳誦一時,很快便成為外邦人的宗徒。 [更多]
保祿的猶太身份
保祿雖在希臘城市塔爾索出生,卻有著深厚的猶太背景。 [更多]
保祿這個人
歷史學家相信保祿約於公元10年在小亞細亞塔爾索城出生。因此,保祿是僑居外地的猶太人。 [更多]
© 2023 董思高聖經中心. 版權所有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