軛(Yoke)

軛是以木材製造的一種器具,用來為束縛牛或馬,以從事耕種或拉車,平常是將一對牛或一對馬以軛連結在一齊,使其出力為人服務,故此在希伯來文上,「軛」以用「一雙」或「一對」來代替。這為我國向來以農業為主的人民,是很易瞭解的,所不同者只是在中國軛只用於牛,而馬驢所用者則稱為套,並且在我國每一隻從事耕種或拉車的牛,都有自己單獨的軛,並不如聖經上所說的軛是成雙成對的。
聖經上謂凡負過軛的牲畜,不能再用作祭品而奉獻於天主(戶19:2; 申21:3; 撒上6:7)。除此之外,更有不少寓意或借意的說法,比如先知曾提到「鐵軛」(耶28:14; 見申28:48),其意不過是在象徵奴隸生活的苦難及其沉重的負擔,「負軛」亦是受造的人類服從天主聖意的象徵(耶2:20),或以民向其他列強稱臣納貢的說法(依9:3; 10:27; 14:25)。
在新約上接受信從耶穌的福音,亦稱為背負耶穌的軛,但他的軛是柔和的,他的擔子是輕鬆的(瑪11:29-30)。耶穌說這段話,一方面是為召請天國的子民,另一方面也是為教訓世人,應懷著怎様的心情才能進入天國。
![]() |
![]() |
耶穌所召請的是「凡勞苦和負重擔的」,即那些身受生活與罪惡壓迫的人群,亦即那些為經師和法利塞人所輕視的「老百姓」('am ha'arez),他們因生活的貧苦與罪惡的壓搾,得不到真正的安息。可是一進入了天國,天國的君王耶穌便賜給他們現世與來世的永久和平。進入天國,作天國的一份子,就等於追隨耶穌,努力認識他,愛慕他,甚至為他捨生。
所以基督的宗教並不是基於書本,或者基於思想上的宗教,而是一種真正的生活體驗,是一種超性生活的實現,是一種出自愛德的勇敢行動。凡因愛而去跟從耶穌的,當然會覺得他的「軛是柔和的」,他的「擔子是輕快的」。
「軛」和「擔子」是指吾主的誡命和法律。換言之:即是他神國 ── 聖教會 ── 的國法。可是這些誡命和法律並不是一部死的法典,而是一種具有吸引力的典型,供人學習與效法。耶穌的門徒要始終努力學習他們師傅的典型和榜樣。如果我們因人性的軟弱而失足,不可失望,因為我們的師傅並不像那些嚴厲的法利塞人一樣,把不可負擔的擔子加在人的肩上(23:13等);他是「良善心謙的」,只要我們真心悔改,他便忘卻了我們的過犯,待我們猶如愛子一般。聖伯多祿、撒瑪黎雅婦人、瑪達肋納,和福音上所記的其他罪人悔改的事蹟,都可作吾主這段話的左證。
![]() |
「軛」和「擔子」是指吾主耶穌的誡命和法律,他是「良善心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