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殿宇(Temple)
按照梅瑟法律的規定,只有聖殿是惟一尋求上主、祭獻上主的地方,是以色列民惟一的宗教中心(申12:5-18),也就是在耶路撒冷所建築的固定的聖殿。在這之前,以色列民原有自己可移動的會幕,聖殿建築的設計,也是大體模彷以前的會幕。耶路撒冷京城上主的殿宇在以色列民的歷史上,曾經過三建三毀,今按時間先後將三殿梗概簡述如下:
1、撒羅滿聖殿:達味奠定國事之後,雖曾有意為上主建立一座適當的大殿,但未能成事。至撒羅滿繼位後第四年,才正式策劃為上主在耶京建立一座富麗堂皇的大殿。這個工程歷時七年才告完成(見列上6-8章; 編下3:4; 耶52章; 則40-42章)。建殿的地點是在聖城東北角上的摩黎雅山丘上。所用的匠人及材料,是由提洛王希蘭供應。殿門猶如埃及人的廟宇,面向東方。整個建築物呈長方形,內分三部:即庭院、聖所和至聖所。庭院又分為二:其一是內院,亦稱司祭院,因只准司祭可以出入其間。其中設有全燔祭壇、銅海和十個能移動的盆架;其二是外院,是以民聚集的地方。聖所內有焚香的祭壇,是司祭每天進入焚香的地方,並有十個燈台和陳列餅桌。在至聖所內有約櫃,約櫃之上有兩個木刻的包金革魯賓,各高約五公尺,其翅有二點七五公尺,遮蓋著約櫃。聖殿的入口處兩邊豎有兩個高達十公尺左右的銅柱:一名雅津,一名波阿次,其直徑有兩公尺。聖殿旁有三層廂房,供司祭存放祭祀用具。學者們大都同意,聖殿的建築是根據腓尼基和客納罕人的建築術。事實上考古學者已證實,聖殿與中東一些發掘出來的偉大殿宇,不無相似地方。
2、則魯巴貝耳聖殿:公元前587年,上述聖殿被巴比倫王拿步高破壞無餘,是以充軍歸來的以民的主要課題之一,即是重建上主的聖殿。這座聖殿在幾經周折之後,終於公元前516年完成(參見厄上3-6章; 蓋2:2-9)。大體上雖仍仿效舊聖殿的樣式,但遠不如舊聖殿富麗堂皇。首先在至聖所內,最具有宗教價值,代表天主臨在的約櫃已不復見,聖所的十個燈台亦付缺如,只有一座七叉燈台(見加上1:21; 4:49,51)。這座聖殿曾受到安提約古厄丕法乃的破壞,後經瑪加伯兄弟重加修茸裝飾。
第二聖殿時代(模型) |
耶路撒冷聖殿至聖所(模型) |
3、黑落德大殿:雖然事實上大黑落德所建的這座聖殿,在歷史上,應被視為第三座,但是猶太人卻大都不承認這個事實,只認為它是則魯巴貝耳大殿的美化工程而已,黑落德一方面為獲得猶太人的好感,另一方面為滿自己好大喜功的心願,乃自公元前19年開始,歷九年之久,重新修建了耶京聖殿。格式上雖然完全仿效了撒羅滿聖殿,但實際卻遠遠超過了前者的富麗堂皇,只就聖殿、周圍的廣場而言,就擴充了一倍以上,而呈一東462、西491、南281、北310公尺的廣大面積,在其上建築了三層前所未有的寬大庭院。第一個庭院,也就是最外邊的一個,稱為「異民庭院」,是任何人都可進入的地方。此庭院的內界上有隔離異民的石階,石階上以拉丁及希臘文書明:禁止任何異民進入,違者處以死刑。庭院的南北兩端,建有美麗的走廊,即「撒羅滿廊」(若10:23; 宗3:11; 5:12)和「王廊」。其內部較高的庭院是專為猶太人而設,分「婦女庭院」及「猶太人庭院」,再就是「司祭庭院」,其中設有全燔祭壇。其他部分則與舊日的聖殿完全相同,只是在至聖所中再無約櫃出現。黑落德在聖殿的西北角更建築了一座「安多尼堡壘」,有士兵駐守,用以監視聖殿中猶太人的行動,以維持秩序。可惜這座最偉大的聖殿,只能維持至公元70年的八月,便盡形毀於羅馬人之手。自此猶太人的聖殿便自歷史上完全消跡,直至今日。
圖中所見為:聖殿西面的圍牆即「哭墻」和伊斯蘭教徒在聖殿遺址(Dome Of Rock)上所興建金頂的奧瑪清真寺(Mosque Of Omar) |
猶太人的傳統,默西亞來臨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