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但河(Jordan)

約但河,原意不詳:有謂來自「長年河流」,即謂河水湍流不息之意;或謂來自「丹」名,蓋丹是其主流發源之地,故有「丹河」之稱;更有人謂來自希伯來文的動詞「下降」......

約但河,原意不詳:有謂來自「長年河流」,即謂河水湍流不息之意;或謂來自「丹」名,蓋丹是其主流發源之地,故有「丹河」之稱;更有人謂來自希伯來文的動詞「下降」,意即「下降的河流」。故此其說不一。

約但河是聖地重要的一條河流。聖經上提及它達179次。全長自發源地至死海直線為二百公里,但實際的長度卻遠遠超過二百公里,尤其由加里肋亞湖至死海一段河床彎曲盤蜒,其直線為一零五公里,但實際的長度竟達三百二十公里。

約但河的發源有三,皆位於彼此相距不遠的赫爾孟山腳之下,其中以巴尼雅斯(Banias)源為最著名,雖然它的水量並不太多,但南下漸次與其他兩源的流水相匯,而組成正式的約但河,直趨南下,在第十四公里處造成第一座湖,即默龍湖。目前此湖已經現今以色列國的人工改造,成大批良田,種植棉花。自此約但河再南下而突降,由海拔68公尺的默龍湖降至十八公里之處的加里肋亞湖已在水平線下212公尺。

由加里肋亞湖至死海入口處再降180公尺,已在地中海水平線下392公尺。由發源地(巴尼雅斯高329公尺)至進入死海,其下降程度達七百多公尺。其河流之湍急可想而知!途中雖有不少支流匯入約但河。但主要者祇有雅爾慕克及雅波克,皆是河東支流。

約但河之重要性,不在於物質。時至今日它向來未被用作灌溉、航行或運輸,更談不到工業發電的用途,惟一得其實惠者是那些自古以來的牧羊人,和他們的羊群家畜,至今阿剌伯人仍稱它為「家畜飲水處」。它在以民歷史上的意義是:它是天主選民的自然邊界,用來保護以民抵禦強敵,阻止外寇的入侵,雖然勒烏本、加得及半個默納協支派的地區在河之東部,但聖經向來視它為以民的東部邊界(戶34:10-12; 則47:18),祇有渡過約但河才可以進入許地(申2:27),而且祇有天主加以幫助,才算可以渡河(蘇3章,見民7:24; 8:4; 撒下17:22, 24; 19:15-18; 列下2章;加上9:43-49)。這種觀念保存至新約時代。

在新約上,若翰的宣講及耶穌傳教生活的開端,都與約但河有著密切的關係(瑪3:6-13; 谷1:5-9; 路4:1)。以民過約但河的描述是過紅海的重演。猶如以民渡過約但河之後,才可以進入許地,它成了教友領受洗禮的象徵,祇有經過洗禮的人才可以進入新的許地——天國。

巴勒斯坦衛星圖

加里肋亞湖 Sea of Galilea



約但河的發源地之一,其中最著名位於赫爾

孟山腳下不遠的巴尼雅斯(Banias)源



由發源地巴尼雅斯至進入死海,其下降程度

達七百多公尺。其河流之湍急可想而知

到聖地的朝聖者都會在約但河,親身體會當年耶穌接受洗者若翰的施洗

© 2023 董思高聖經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