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敖斐羅(Theophilus)

德敖斐羅,意謂「天主的友人」。此人之名只見於路及宗二書的序言上。在路1:1稱其為「尊長」、「鈞座」,在宗1:1只簡單指出其名,但二者同為一人,毫無疑問。至於德敖斐羅究為何人,其說不一:有人以為此名祇是在文學上一個假造的虛名,而實無其人。擁護此說的人不多,蓋於希臘羅馬帝國時代沒有這種習慣。相反地,書前提其真實姓名,並冠之以序的習俗,卻是很普遍的。目的不外是藉此增高書價,藉使該書得以廣傳。舊約的加下及德二書就是受了這種希臘習俗的影響。
路1:1稱之為「鈞座」,可見此人是一位顯貴的人物,蓋「鈞座」是對高級官員,如總督、省長等人的稱呼(見宗23:26; 26:25),是以不少學者以為德敖斐羅貴人是在路加及宗徒大事錄二書問世的中間時期,信奉了基督教,因而宗1:1再無「鈞座」之銜出現。又教會的古代傳說,以此人原為安提約基雅貴族,經伯多祿之手而受洗入教,後被宗徒委任為安城及凱撒勒雅教會的主教。
新約的作者中只有路加在福音書前冠以「序言」,註明全書,連他的宗徒大事錄也包括在內,為獻給某人,並註明作書的動機、目的和書中的內容,以及搜集資料和編纂的方法。由序言可知路加是個文人,隨從當時希臘作家的風氣,於書前冠以序言。
舊約中有兩部書也有類似的序言:即瑪加伯下和德訓篇,他們這個作風也是受了希臘文化的影響。「序言」按原文僅是一個複合句,希臘的修辭造句很優美,是作者的精心結構,可見路加對文學的造詣很深。今將此序言略解釋如下:
路加說:在他以前「有許多人」將耶穌的行實和道理著之於書,那些著述與現今的福音書相似。那些作者是宗徒們的門徒,或者是宗徒的聽眾,或者是那些聽過和親眼見過耶穌的人所講的。路加認識這些著述,在這些著述中,他另外常引用了馬爾谷福音。那些作者本不是耶穌言行的見證人,因此路加也敢編纂這樣的傳記,而且他希望因自己的苦心訪查,著一部更完全,次第更好的傳記,超過他以前的人。
![]() |
![]() |
這傳記的資料是那些「在我們中間所完成的事蹟」,即連他當時的事蹟也包括在內。這「序言」也是為宗宗徒大事錄寫的序言,因此「事蹟」二字包括「耶穌所行所教的一切」(宗1:1),並且也包括耶穌所派的宗徒因聖神的德能「直到地極」所行的一切(宗1:8)。路加福音所論的是耶穌所行所教的,宗徒大事錄所論的是宗徒所行的一切。至於資料,不拘是路加自己或他以前的作者,都是取自宗徒的傳授,因為宗徒是從起初「親眼見過」的人,就是說:宗徒從耶穌傳教起就是他所行所言的見證人;且是「為聖言服役的人」,即被主派去傳福音的人。
「聖言」(logos)按原文有「言、行」二義,是指全福音,包括耶穌所講的道理和所行的事蹟,特別包括耶穌的死和光榮的復活等事蹟。路加對宗徒所傳授的道理,「從起頭」就留心研究。「從起頭」是說他把救贖史的發端:即前兩章所述的史料,也探究了;但多數學者如奧利振、拉岡熱等以為「從起頭」是指路自己從歸化開始已特別留心研究了所傳授的道理。他長久研究了這些史料之後,就決意「按著次第」編一部福音的史書,是說在可能範圍內盡力把耶穌的言行按著史事的前後次序敘述。應明白路加本來願意照狹意史事的次第給我們寫一部福音書,但是這種意願在一些部分上是做不到的,因為宗徒口授時大抵不管史事的次第,也不管史事發生的所在地。不過路加的本心是盡量恢復史事原有的次第。
路加的這部精心之作是獻給一名叫德敖斐羅(Theophilus)的貴人。原文「鈞座」亦可譯作「尊長」或「高貴的」。這種榮銜在羅馬帝國時代常加於高級的長官如總督、省長或其他爵位尊高的人(宗23:26; 26:25)。福音書中的德敖斐羅是什麼人,有什麼爵位,不得而知;只能說:大概實有其人,也許古來的傳說是不可厚非的。按此傳說:德敖斐羅是安提約基雅城極有權勢的人,他聽了伯多祿的道理,很為動心,就把自己的家獻出作為聖堂。路加寫福音時,德敖斐羅似還沒有受洗,但已經學習了耶穌的真道(4節)。路加將此書獻給他,好藉此引他歸依正教。或者路加也按當時希臘作者的風氣把書獻給一位貴人,好讓他把書推薦給讀者;也或者德敖斐羅出資幫助了這部書的傳播。路加寫了這部福音一定不僅是為德敖斐羅,而且也是為學習基督真道的一般希臘讀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