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活動要理講授:祈禱是與天主的一場搏鬥,臣服在祂的愛面前才得勝利 25/05/2011 18.26.10

(梵蒂岡電臺訊)生命就如一整夜的搏鬥和祈禱,人該當恒心尋求天主的祝福。這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昨天5月25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上主持的公開接見活動中提出的一個主要思想。教宗的要理講授繼續祈禱的主題,以創世紀第32章叙述雅各伯與天神搏鬥爲反思的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生命就如一整夜的搏鬥和祈禱,人該當恒心尋求天主的祝福。這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昨天5月25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上主持的公開接見活動中提出的一個主要思想。教宗的要理講授繼續祈禱的主題,以創世紀第32章叙述雅各伯與天神搏鬥爲反思的內容。

這段經文叙述的是,一個人在漆黑的夜間行動自如,因爲他在良心上有需要得到寬恕的地方,因此在黑暗中設法作精明的打算。不料,一個陌生人突然出現,向他發起進攻,與他整夜搏鬥。在暗地裏行事的這個人是雅各伯,他曾詐取了哥哥厄撒烏長子的身份,用欺騙的手段獲得了失明父親的祝福,之後遠走他鄉許多年,現在打算返回故鄉。雅各伯暗地裏回來,就在準備過雅波克河的時候,向他進攻的人使他的計劃落空。

教宗對 創世紀這段描述提出他的反思說:“雅各伯利用自己的精明試圖脫離危險處境,他以爲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在這個時候偏偏要單槍匹馬地迎接一場神秘的搏鬥,連籌劃相應防衛的機會都沒有。”

這場搏鬥勢不兩立,很難判定誰勝誰負。教宗說,雅各伯在黑暗中無法認出他的對手,却最終戰勝了他。爲了放他離開,雅各伯執意要他的對手祝福他。教宗說,雅各伯也曾請求他的父親這樣祝福他。這位攻擊他的人先問雅各伯叫什麽名字,他如實相告。教宗接著說:“此時,這場搏鬥出現了重要轉機。事實上,知道一個人的名字,就涉及到對這個人可以加以控制,因爲,在聖經的思想中,人的名字涵蓋了他最深刻的事實,揭示了他的秘密和命運。知道一個人的名字就意味著瞭解他的真相,就能支配他。”

教宗說 ,情况顛倒過來,搏鬥的贏家屈服在對手面前,從他那裏領受了一個新名字。雅各伯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欺騙”一詞,現在,天主給他起的新名字“以色列”,意思是“天主是强大的,天主得勝”,因爲天主就是那位神秘的進攻者。教宗進一步解釋說:“雅各伯占了上風,他得勝了,他的對手都這麽說,然而,他從這位對手領受的新身份表明了天主的勝利幷爲此作了見證。但是,輪到雅各伯問他對手的名字,這個人拒絕告訴他,却作出一個明白無誤的手勢,祝福了他。這項祝福就是聖祖雅各伯在搏鬥之初請求過的,現在他得到了。”

教會一向以“祈禱是持之以恒的信德搏鬥和勝利的象徵”這一眼光來解讀這段聖經章節。教宗說:“這段聖經章節同我們談了尋求天主的漫漫長夜,爲知道他的名字和看到他容顔的搏鬥 ;是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地請求天主祝福的祈禱之夜,藉著悔改和寬恕有了一個新名字和新境界。”

最後,教宗指出,雅各伯在雅波克河搏鬥的夜晚爲有信仰的人懂得與天主的關係在祈禱中找到最高表達,是一面鏡子。教宗說:“祈禱要求信賴、幾乎是與天主近距離搏鬥,天主不是敵對的一方,而是賜予祝福的主,祂始終是神秘的,遙不可及。要是人渴望的對象是同天主建立關係,求他祝福和他的愛,那麽這場搏鬥就不能不以獻身于天主、承認自己的軟弱爲最高潮,在將自己交在天主仁慈手裏的時候,獲得勝利。”

© 2025 董思高聖經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