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訊)舊約出谷記中「拜金牛」事件,是教宗本篤十六世6月1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要理講授的主軸。教宗再次反思轉禱的力量,特別指出梅瑟說服天主不處罰以色列子民的方式,這些百姓鑄造了一頭金牛,朝拜這偶像並向它獻祭。在公開接見結束前,教宗請大家為他即將進行的克羅地亞牧靈訪問祈禱。
(梵蒂岡電台訊)舊約出谷記中「拜金牛」事件,是教宗本篤十六世6月1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要理講授的主軸。教宗再次反思轉禱的力量,特別指出梅瑟說服天主不處罰以色列子民的方式,這些百姓鑄造了一頭金牛,朝拜這偶像並向它獻祭。在公開接見結束前,教宗請大家為他即將進行的克羅地亞牧靈訪問祈禱。
毫無疑問,以色列子民走向上主預諾給梅瑟的福地,完全得力於梅瑟的代禱,在他長期的任務中充滿天主在許多危險中保護他的事實。當天主以各種災禍打擊法郎,梅瑟為法郎祈求天主;梅瑟祈求天主治癒瑪利亞姐妹的痲瘋病;人民沿途抱怨,上主的火在他們中燃起,梅瑟懇求上主熄火;人民不耐煩抱怨天主,上主打發火蛇到人民中,梅瑟為人民轉求;並且人民 群起反抗時,梅瑟為叛逆的以色列人民轉求。本篤十六世說: 「在各種情況中,並不破壞天主和祂為以色列子民救贖的盟約。」
「拜金牛」是其中最具象徵性的事件,這故事眾所周知: 當上主在西乃山上,交給梅瑟兩塊約版,山谷下的以色列百姓眾聲喧嘩。「這些百姓已厭倦與一位看不見的天主同行,而且現在,他們的中保,也不見了,」教宗說: 「這些百姓要求一個有形的存在,一個人可以接近、操控的偶像。」教宗接著解釋說: 「在信仰旅程中這是一個不斷的誘惑 : 逃避上主的奧秘,建造一個可以理解的偶像以符合自己的方案與計劃。發生在西乃山下事件顯示了徹底的愚蠢和這項要求虛幻的空洞,一如聖詠第106篇諷刺地說:『將自己的光榮天主,變成了吃草的牛犢』。」
天主想要懲罰背叛祂恩惠的以色列百姓,梅瑟委婉請求天主息怒,求天主紀念亞巴郎為索多瑪和哈摩辣的得救向天主求情的事蹟。教宗本篤十六世解釋: 「在這過程中,實際上是造物主希望藉由受造物的祈禱來揭示,寬恕是天主唯一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