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談厄里亞先知:在天主消失的地方,人會成爲意識形態和虛無主義的奴隸 - 15/06/2011 18.12.32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6月15日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周三公開接見活動,向來自世界各國的信友們講了一篇要理。他在幾個星期前的要理講授中開始談祈禱的主題,上星期三由于剛從克羅地亞訪問歸來,教宗談的是這項訪問,因此,本星期三他恢復了祈禱的主題,這一次談厄里亞先知。教宗指出,當以色列正在向偶像崇拜的誘惑屈服的時候,厄里亞讓以民認識到自己的真相,把他們引向得救的路上。因此,教宗告誡人們,今天在天主消失的地方,人也會成爲意識形態和虛無主義的奴隸。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6月15日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周三公開接見活動,向來自世界各國的信友們講了一篇要理。他在幾個星期前的要理講授中開始談祈禱的主題,上星期三由于剛從克羅地亞訪問歸來,教宗談的是這項訪問,因此,本星期三他恢復了祈禱的主題,這一次談厄里亞先知。教宗指出,當以色列正在向偶像崇拜的誘惑屈服的時候,厄里亞讓以民認識到自己的真相,把他們引向得救的路上。因此,教宗告誡人們,今天在天主消失的地方,人也會成爲意識形態和虛無主義的奴隸。

教宗所論述的厄里亞先知與巴耳偶像的追隨者是真正信仰和偶像崇拜的對比,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第9世紀的以色列。教宗說,今天同3千年前一樣,人一旦遠離天主就淪爲奴隸。他進一步解釋說:“在天主消失的地方,人便陷入崇拜偶像的奴役之中,就如我們當代的專制政權用它們的偶像崇拜奴役人民一樣,而各種形式的虛無主義也如此,它們使人依賴偶像和崇拜偶像,淪爲奴隸。”

教宗談到在厄里亞的時代,以色列形成一種宗教調和的公開局面,以色列子民既欽崇天主也朝拜巴耳。爲揭露這個愚蠢的騙局,厄里亞聚集以色列子民到加爾默耳山上,要他們在上主和巴耳之中作出必要的選擇。偶像的騙局就在這裏被揭露。教宗說:“對偶像的崇拜不僅不讓人向天主開放,使自己獲得釋放,走出自私的狹窄空間,給愛和彼此贈與讓位,反而將人關閉在只顧自己,不理會他人的圈子裏。這種騙局令人在朝拜偶像的時候被迫作出極端的行動,幻想讓偶像服從自己的意志。”

接著,教宗把話題引入厄里亞的祈禱,强調厄里亞祈求上主,稱上主爲聖祖們的天主,他就以這種方式提醒以色列子民那個不言而喻的記憶,即天主的許諾以及天主與他的子民締結盟約的歷史。厄里亞祈求天主讓以色列認識自己的真相,作出只隨從天主的選擇。厄里亞的祈禱對今天仍有實際意義,教宗說:“一個有信仰的人該當以專一的愛,畢生全心全意對天主的至尊作出回應。先知所做的正是用他的祈禱使以民回心轉意。”

教宗最後强調,厄里亞先知的例子說明了祈禱的真正目的。他說:“祈禱的首要目的在于皈依:天主的熱火轉變我們的心,讓我們能够看到他,按照他的旨意生活幷且爲他人而生活。”教宗又說:“真正地朝拜天主就是把自己獻給天主和他人;真正的朝拜是愛,它不摧毀人,反而令人煥然一新、改頭換面。”

© 2023 董思高聖經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