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昨天10月5日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公開接見活動,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講了一篇要理,談他對教會內家喻戶曉的聖詠第23篇“上主是善牧”的反思與默想。教宗指出這篇聖詠傳達對天主的無比信賴:“天主一旦敞開祂的帳幕接納我們,邪惡便無法對我們施展作爲。”他幷指出即使在理性主義的沙漠中,也必有天主的臨在。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中也提到兩天後10月7日慶祝的玫瑰聖母瞻禮,邀請基督信徒重新發現這一聖母祈禱。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昨天10月5日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公開接見活動,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講了一篇要理,談他對教會內家喻戶曉的聖詠第23篇“上主是善牧”的反思與默想。教宗指出這篇聖詠傳達對天主的無比信賴:“天主一旦敞開祂的帳幕接納我們,邪惡便無法對我們施展作爲。”他幷指出即使在理性主義的沙漠中,也必有天主的臨在。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中也提到兩天後10月7日慶祝的玫瑰聖母瞻禮,邀請基督信徒重新發現這一聖母祈禱。
“我實在一無所缺。”兩千年以來教會一直詠唱著這句聖詠,重複一句流傳久遠、尤其令人篤信無疑的祈禱,即天主的慈愛常隨不離。教宗談到聖詠作者描述的景色,善牧引領他的羊群到青綠的草場,讓它們獲得極大益處。他說:“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們也同聖詠的作者一樣,要是我們跟在善牧的後面行走,無論人生旅途多麽艱難曲折,多麽遙遠,且經常處在靈性上的不毛之地,沒有水,只有理性主義的烈日,由善牧基督來引領,我們就堅信踏上了正義的坦途,上主引領我們,祂常在我們身旁,讓我們一無所缺。”
到了一定時辰,夜幕降臨在羊群身上,羊群冒著踉蹌或離開隊伍和迷路的凶險。雖然如此,聖詠作者幷不感到害怕,他覺得安全。教宗說,教會和每位信徒也該有同樣的感受。他進一步解釋這段聖詠的意義說:“聖詠上那句‘你與我同住’是堅信不疑的呼喚,概括了有根基的信仰經驗。天主的臨近改變了現實,幽谷失去一切危險性,各種恐嚇化爲烏有。現在,在牧杖敲打土地、表示牧人一定臨在的熟悉聲響的伴隨下,羊群可以安穩地行走了。”
在敍述了青草和水之後,聖詠的場景轉移到一個帳幕內,是牧人和他的羊群生活的帳幕,聖詠的作者在那裏受到款待。在這裏也呈現一派安靜的氣氛。教宗說:“聖詠的作者是受到諸多注意的目標,因此我們看到他如同一個長途跋涉的人,在好客的帳篷中找到避難所,而他的敵人卻必須停下觀看,無從下手,因爲被他們視爲獵物的人處在安全狀況,成爲神聖、碰不得的客人。要是我們實實在在地做與基督共融的信徒,我們就是這篇聖詠的作者。天主一旦敞開祂的帳幕接納我們,邪惡便無法對我們施展作爲。”
教宗結束要理講授時,提到這個古代的善牧形象在耶穌身上找到“完美的意義”。他告訴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們:“耶穌是善牧,祂尋找迷失的羊,祂認識自己的羊,爲他們舍去性命。祂是道路,是將我們引向生命的正義坦途、照亮陰森幽谷和戰勝我們恐懼的光。跟隨上主的人,即便在苦難、沒有把握和一切人性難題的幽谷中,也會感到安全。你與我同住:這就是令我們得到支援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