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7 (路2:41-52)聖家節(慶日)・聖誕八日慶期內主日
我們看到十二歲的耶穌認真處理他的身份和召叫。他一直在納匝肋的家,與瑪利亞和若瑟在一起,現在,他在聖殿裡感到他被特別的聖召牽引。他說,「我必須。」並非不尊重他的父母,是他對於天父有更大的責任。請看耶穌如何非常溫柔地和果斷地把「父親」這名字從若瑟取過來,把它交給天主......
2015-12-20 (路1:39-45)將臨期第四主日
路加福音第一章的經文,可形容為一幅可摺疊的相連畫(兩幅用鉸鏈接合而內容相關的畫)以洗者若翰的誕生在一邊,和耶穌的誕生在另一邊。兩幅畫之間的平行文包括天使宣佈兩者的誕生......
2015-12-13 (路3:10-18)將臨期第三主日
我們很容易強調積極的一面而掩飾罪的現實。若翰提供一個更佳的模範。他首先列明人們的罪過,然後提出具體的例子,如何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實,並許諾那一位要來,為悔改的人履行奇妙的救贖職務......
2015-12-06 (路3:1-6)將臨期第二主日
路加這位歷史學家,把洗者若翰的傳教生活安排在歷史的背景中。「在猶太王黑落德的時候,阿彼雅班中有一位司祭名叫匝加利亞」──亦提到耶穌誕生的時間,提及奧古斯都和季黎。第3章1節介紹了四個人物,他們將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一事擔當重要的角色......
2015-11-29 (路21:25-28,34-36)將臨期第一主日(丙年)
我們必須承認耶穌清楚講論第二次來臨,耶穌說這些事情,並不是為了使我們驚慌,而是給我們作準備。我們正確的回應,就是不要驚惶,卻要避免受假老師欺騙,並要善用混亂所產生的機會來作見證......
2015-11-22 (若18:33-37)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日)・常年期最後主日
耶穌說,他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真理是若望福音的一個主要主題。是我們從整部福音看到的真理,與耶穌的位格緊密相連的。耶穌滿溢真理,他是道路、真理、生命。他給真理作證。當耶穌離去時,真理之神便會來與我們在一起,使我們獲得自由......
2015-11-15 (谷13:24-32)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較早前,耶穌詛咒無花果樹,並引用乾枯的無花果樹給門徒講解信德的力量。今天福音所記載的無花果樹卻沒有乾枯,反而生出葉子──一個充滿希望的標記。主耶穌向我們肯定,當我們看到這些標記發生時,我們肯定被選者得救的日子已近了......
2015-11-08 (谷12:38-44)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儘管耶穌沒有表示,人們將永遠記得這寡婦,但在今天,她的故事已傳遍世界。她的兩個小錢顯示出,即使最卑微和最貧窮的人,都能向天主呈上有價值的奉獻。她的榜樣將祝福我們,直至時間的終結......
2015-11-01 (瑪5:1-12)諸聖節(節日)
瑪竇福音是一部要理教授的福音。以山中聖訓作為耶穌傳教生活的開始,是五個主要訓誨部份的第一個。以大任命作為耶穌傳教生活的結束,其中耶穌吩咐他的門徒去使萬民成為門徒,教訓他們遵守他所吩咐他們的一切。因此,在瑪竇福音裡,耶穌的工作都是以強調教訓作為開始和結束......
2015-10-25 (谷10:46-52)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距離耶穌受難的日子只有幾天而已。我們不禁懷疑巴爾提買會怎樣應付未來一週所發生激烈事件。考慮到他有堅強的信德,他似乎會比其他門徒應付得更好。畢竟,巴爾提買現在可以看見,但門徒仍是瞎眼的......
2015-10-18 (谷10:35-45)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耶穌說,他將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所必須飲的杯,所指的是天主給罪過的懲罰,他雖沒有犯罪,但都一一承擔了。耶穌為他的門徒塑造服務和犧牲,但他完成一些門徒不能完成的事......
2015-10-11 (谷10:17-30)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我們很驚訝聽到耶穌把誡命跟永生聯繫一起。難道耶穌不是已經宣告施予恩寵?難道信德不是勝於服從法律?但是,耶穌列舉十誡中的五條誡命,都是涉及人性關係,而其中一條甚至不屬於原本的十誡......
2015-10-04 (谷10:2-16)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天國是人既要「接受」又要「進去」的──這兩個概念在整部聖經中是並排的。我們要把天國的祝福作為恩賜般接受,卻要透過熱情的信德和服從來進入天國。「進去」天國所指的顯然是永恆的命運,「接受」天國較與一個人的態度和他對天主的要求的回應......
2015-9-27 (谷9:38-43,45,47-48)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谷9:38-43,45,47-48這段經文緊接著耶穌抱起一個小孩子而說的。標記著耶穌前往耶路撒冷和被釘十字架的旅程。直至伯多祿承認他是默西亞以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耶穌從這裡直至抵達耶路撒冷,主要是幫助他們明白門徒的身份就是謙遜的服務,而不是地位和權勢......
2015-9-20 (谷9:30-37)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加里肋亞是一個象徵;耶穌在那裡召叫人跟隨他,他吩咐他們回去那裡,在那裡看見他降來。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耶穌與門徒只經過加里肋亞。他在加里肋亞行了他最後的一個奇蹟,並把焦點從為人施行奇蹟而轉到教訓門徒。耶穌在復活以前,都不會再回到加里肋亞......
2015-9-13 (谷8:27-35)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
這是耶穌三次預告他受苦和死亡的第一次。在這三次場合中,門徒表現出他們缺乏理解,而耶穌的回應是闡述有關門徒身份的教導。這篇經文的意義在於其吊詭之處。藉著發現耶穌是誰,我認識我自己是誰.......
2015-9-06 (谷7:31-37)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聾人一般都有講話的問題,因為他們聽不到說話應怎樣發音。聾人與耶穌門徒之間是十分相似的。那人不能聽又不能講。門徒不能了解耶穌所講的話,他們也需要耶穌的接觸,好能看得到,聽得到和了解。耶穌來醫治我們的身體,但他更大的目的是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和耳朵......
2015-8-30 (谷7:1-8,14-15,21-23)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今天,我們要聆聽福音中這重要的話。我們所生活的文化,就是告訴我們要尊重我們的感受而不是加以控制。它告訴我們要「接觸」我們的內心,「追隨內心的流動」。它歌頌自由和個人選擇,並強烈地抗拒基督或常識為我們的行為所設的限制。其結果是,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它的特徵就是「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毀謗、驕傲、愚妄.......
2015-8-23 (若6:60-68)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
耶穌把神和肉作一對比,暗示舊約的道理:一切生物所以能夠生活,是因為領受了天主的「神」,天主的「生活力」。超性的生命不是自然來的,是由於復活而升天的耶穌的恩賜。耶穌復活升天後,要賜給人聖神。正如耶穌賜給世人聖神,同樣也將自己的肉賜給世人,作他們超性生命的食糧......
2015-8-16 (若6:51-58)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若望福音沒有記載有關最後晚餐的建立,反而記載了給門徒洗腳的故事。學者多認為51-58節相等於最後晚餐的建立。若望提出逾越節臨近,這具有重大意義,因為逾越節包含了祭獻和進食逾越節羔羊。洗者若翰宣稱耶穌為「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這個逾節的背景明顯地支持了耶穌的言論是帶有聖體聖事性的......
2015-8-09 (若6:41-51)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福音指出天主父若不引人去信仰耶穌,誰也不能信仰耶穌。這就是信德的根源,是天主的恩賜。天主藉先知歐瑟亞所說的話道出如何引人去信:「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
2015-8-02 (若6:24-35)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耶穌挑戰群眾提升他們的視野,超越肉身的領域。他曾談及自己: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現在他挑戰群眾與他走上屬靈的旅程: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
2015-7-26 (若6:1-15)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今天的福音敘述了耶穌行神蹟使五千人吃飽,從天而降的食糧餵飽了群眾令我們回憶起出谷紀。耶路撒冷將會是耶穌在隨後的逾越節死亡的地方。他會在最後晚餐廳為門徒擘餅,暫時祕密的離開他的敵人......
2015-7-19 (谷6:30-34)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耶穌看見門徒經歷忙碌的傳教之旅之後疲倦,於是邀請他們往靜獨的地方去休息。耶穌很快對群眾動憐憫之心,但他首先憐憫他的宗徒,因為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吃飯。門徒必須平衡用來服務的時間和用來休息及更新靈性的時間......
2015-7-12 (谷6:6b-13)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耶穌開始派遣十二門徒兩個兩個地出去傳教,並吩咐他們除了棍杖和鞋外,什麼也不要帶。耶穌不但禁止無聊的物品,也禁止必須品。他的要求超越簡樸,而達致無所顧忌的信德。門徒在沒有充份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最重要的是,相任天主供給他們的需要......
2015-7-05 (谷6:1-6a)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耶穌的傳教生活的特徵,是教訓和行奇蹟。會堂是團體的宗教及社交生活的中心,是教訓則是會堂職務的核心。在那個時代,人們不懂閱讀,也不能接觸珍貴的卷軸,因此,在會堂聆聽聖經的誦讀及其解釋,是他們學習宗教遺產的主要方式......
2015-6-28 (谷5:21-43)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加里肋亞海的東岸是外邦人地區,西岸則是猶太人地區。耶穌乘船往來兩岸,向兩個團體傳福音。馬爾谷藉著這個編排,宣佈基督同時降福猶太人和外邦人,沒有任何偏袒......
2015-6-21 (谷4:35-41)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從以色列的地圖上,加里肋亞海是一個大湖,但從一艘小漁船來看,它變得龐大,尤其在風暴期間。在耶穌的門徒中,至少有四人是漁夫,肯定曾經幸免於風暴。他們是強壯的、自力更生的人,能夠處理溫和的危險。但是,這晚遇到的危險是致命的......
2015-6-14 (谷4:26-34)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福音往往跟我們所期待的不同。我們會期待基督好像大能的戰士般來臨,但他卻以一個嬰孩的形像來臨。我們期待他把天主的國比擬橡樹或香柏木,他卻把它比擬一粒芥子。天主沒有猛力投下天國,好像海神投下雷電一樣。天主把天國當作種子般種植,甚至在耶穌的傳教生活裡,表現得隱密和覺察不到的......
2015-6-07 (谷14:12-16,22-26)基督聖體聖血節(節日)
在最後晚餐中間,耶穌建立了新而神聖的盟約 ── 聖體聖事與彌撒聖祭。這次所舉行的逾越節晚宴是耶穌在世與自己的門徒最後所行的一次,故此許下他們將來在天國中的宴會將是永遠的福樂,那時的筵席將是永不再散的......
2015-5-31 (瑪28:16-20)五旬節後首主日・天主聖三節(節日)
在最初期的教會,是因耶穌之名施洗。到了稍後的時期,才採納「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聖三的洗禮經文,而瑪竇所敘述的大使命正反映出這後期的傳統。「因……之名」受洗,說明了新的關係、重新、收納為義子。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受洗,說明那涉及聖三所有面貌的新關係......
2015-5-24 (若20:19-23)五旬節主日(節日)
正如天主給人吹了生命的氣息,耶穌向門徒噓了生命之神。這聖神的恩賜更新這些門徒的生命,正如天主的氣息賦予死人的枯骨新生命。門徒一直是害怕和困惑的。現在,他們找到力量,可以站起來,打開門戶,出去並開始宣講......
2015-5-17 (谷16:15-20)耶穌升天節(節日)
耶穌在加里肋亞,開始宣講了天國,在那裡也揀選和教訓了宗徒。耶穌復活後,最後也在那裡結束了自己在世的使命,把這使命交在宗徒們手中。耶穌願意藉著宗徒們來繼續完成他這使命,直到世界窮盡......
2015-5-10 (若15:9-17)復活期第六主日
若望福音從起初已強調父和子是一體的。現在所強調的是愛。愛由父開始,並通過子而流溢給門徒。耶穌給我們提供服從的模範。他來是承行派遣他者的旨意。他遵守父的話。為叫世界知道他愛父,並且父怎樣命令他,他就照樣去行......
2015-5-03 (若15:1-8)復活期第五主日
葡萄樹需要園丁的照料和灌溉,而園丁也依賴葡萄樹的生產。各自給予對方生命,也從對方取生命。園丁要做兩件事來增加葡萄樹的生產力。不管枝條有沒有生產,園丁都是揮動利刀。如果枝條不結果實,他便剪掉;但是,如果葡萄樹結實,園丁也要清理,好能增加生產力......
2015-4-26 (若10:11-18)復活期第四主日
耶穌從則34章取了善牧和惡牧的比喻。該處講述以色列的牧人──宗教領袖──它把這些惡牧跟天主、真正的善牧作比較。善牧耶穌為了服從天父而來到世界,死在十字架上,正是天主的羔羊的死亡拯救我們免於死亡──或者我們應該說,羔羊的復活──他的戰勝死亡──確保我們戰勝死亡......
2015-4-19 (路24:33,35-48)復活期第三主日
厄瑪烏兩門徒是復活基督的見證人。他們親眼見過他,並在生活中經驗過他。現在,他們將為所看見的作證,他們要敘述故事。不是以道聽途,而是作以他們本身的認識來訴說這故事,而且不惜任何代價來訴說......
2015-4-12 (若20:19-31)復活期第二主日(救主慈悲)
耶穌復活的身既好像我們的,又不像我們的。保祿講論復活的身體是不可杇壞的、光榮的、強健的、屬神的。然而,我們不可太過抓住「屬神的」一詞,因為耶穌的身體也顯然是實在的。當然,重要的是,被釘十字架的那一位已復活了......
2015-4-05 (若20:1-9)耶穌復活主日
猶太人們相信死人的靈魂會存留在墳墓裡三天,所以他們通常在埋葬後的首三天探訪墓穴。四本福音都沒有講述這是耶穌釘十字架後的第三天,若望告訴我們「這是一週的第一天,天還很黑」。也許他們想強調耶穌復活所引入的新日子......
2015-3-29 (谷 14:1-15:47)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耶穌基督的受難始末
耶穌受苦受難的事,由兩方面看來是聖子降生成人和他在世一生的目的:一方面耶穌的苦難聖死給世人啟示了他對天父的愛情與絕對的服從,他以這愛情和服從,對天主聖父補償了人類的罪債;另一方面,耶穌的苦難和聖死對他所要救贖的人類也是絕大愛情的表現......
2015-3-22 (若11:1-45)四旬期第五主日(舉行候洗者考核禮)
在伯達尼,耶穌的祈禱沒有包括要求拉匝祿復活,但這是感恩的祈禱,因為父已俯聽了他心裡的祈求。耶穌滿懷信心,因為他的意願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
2015-3-15 (若9:1-41)四旬期第四主日(舉行候洗者考核禮)
耶穌沒有奪去法利塞人的視力,他們之所以盲目,是因為他們拒絕看見。他們驕傲,假設自己看得清楚,並拒絕任何與他們信念不一致的事物。耶穌沒有審判他們,但他們經已被審判,因為他們沒有相信天主子......
2015-3-08 (若4:5-42)四旬期第三主日(舉行候洗者考核禮)
耶穌從他所在的猶太往加里肋亞去,進入舍根的平原(即撒瑪黎雅平原)。撒瑪黎雅城就建在這平原西北的山上,是古時北國以色列的京城,在當時稱為色巴斯特,現今阿剌伯人還保存此古名叫做色巴斯鐵。耶穌到了息哈爾,也許即是現今土人所稱的阿斯卡爾村。離此村約半公里有一口「雅各伯泉」,或「雅各伯井」......
2015-3-01 (谷9:2-10)四旬期第二主日
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組成耶穌的核心團體。耶穌將揀選他們在特別的場合上陪伴他,例如治癒雅依洛的女兒、耶穌的預言,以及山園祈禱。在耶穌顯聖容的敘述中,馬爾谷加倍強調耶穌「單獨」帶領這三人,他們的獨處標誌將有重要的事情發生......
2015-2-22 (谷1:12-15)四旬期第一主日(舉行候洗者甄選禮)
基督徒的生命的特色不是一連串振奮的時刻,而是有起有跌的節奏。耶穌的受洗是偉大的時候,但立刻在曠野受試探。這為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有自己的起跌。抵抗這些無可避免的事情的剛毅,就是期待它們......
2015-2-15 (谷1:40-45)常年期第六主日
耶穌治癒癩病人(痳瘋病人)的故事以癩病人(痳瘋病人)被迫住「在營外」梅瑟法律肋未紀13章46節作開始,並以他恢復活團體生活作結束。同時這故事以耶穌週遊各村鎮作開始,並以他被迫留在「外邊荒野」作結束。二人的位置剛好對調了......
2015-2-08 (谷1:29-39)常年期第五主日
耶穌的接觸是溫柔的又有用的,但不是傳統的。按照當時的文化,男人不接觸女人(除了家人以外)。然而,他時常接觸需要治癒的人。耶穌因在安息日治病而加重他犯了接觸女性的禁忌。至於伯多祿的岳母伺候他們,也構成違反安息日......
2015-2-01 (谷1:21-28)常年期第四主日
耶穌不像經師那樣,他以個人的權威教導。他的權威不是建基於自己的信任或引述先輩的能力,而是建基於他受洗時降臨在他身上的聖神。耶穌是天主子,他的權威來自天主......
2015-1-25 (谷1:14-20)常年期第三主日
耶穌召叫西滿和安德肋放下他們所認識的東西,好能踏上他將要給他們顯示的道路─一條他沒有給他們預先闡釋的道路─一條他們在踏上後才明白的道路。門徒懷著信德踏入那不知的境地,相信基督帶領我們走向正確的目的地......
2015-1-18 (若1:35-42)常年期第二主日
若翰繼續為耶穌作證。這一次,他向自己的兩個門徒作證,而他們的反應是離開若翰並跟隨耶穌。隨著這門徒轉向新的老師耶穌,洗者若翰便悄悄離開。他成功地為耶穌作證。他稍後在第3章出現,再次確定耶穌應該興盛,而他卻應該衰微......
2015-1-11 (瑪3:13-17)主受洗節(慶日)
在馬爾谷福音,耶穌受洗的目的是確立他是天主子的身份。來自天上的異象和的聲音,構成主受洗的核心。福音描述唯有耶穌看見天裂開、聖神降下的異象和聽到天上對他說的聲音「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為使其他人承認耶穌的真正身份,人們必須聆聽耶穌的話並觀察他的行為......
2015-1-04 (瑪2:1-12)主顯節(節日)
白冷位於耶路撒冷以南五里,是達味出生的地方。瑪竇提出猶太的白冷,是要區別加里肋亞的白冷,該處位於納匝肋以北幾里。白冷是一個小鎮,地位卑微,適合作耶穌謙遜誕生的地方。然而,這也是一個自豪的城鎮,因為它給予猶太人最偉大的君王......